購低價工業宅 先考量入住風險
工商時報【記者馬婉珍/台北報導】
今年初北市府建管處針對工業住宅祭出手段,強制規定工業用地不可建造集合住宅,針對工業用地上的建物,起造人(多是建商)必須繳交一筆保證金給建管處保管,若3年內無違規、也就是確定未用於住宅使用,建管處才會歸還,這項規定已於今年1月1日起生效。
北市府建管處主秘高文婷指出,建商每坪將多花20萬元成本,一旦墊高房價,盼能讓低價工業住宅從市場退出;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表示,此舉可看出政府對工業住宅仍有重重限制,因此民眾購買工業住宅前,仍要考量入住風險。
中信房屋行銷企劃部副理江龍名說,早期的工業住宅,大都是以廠房、廠辦等工業使用的建築物來申請,但在都市發展之下,政府於民國90年開放工業住宅可供作商業用途項目,項目新增至7項,包括可用於一般零售業、一般事務所、運動休閒設施、商務中心等,目前工業住宅多以「一般事務所」為申請項目。
而入住工業住宅後,稅費繳納跟一般住宅一樣,只要符合直系親屬設戶籍、都市土地面積不超過3公畝、申請時無出租或營業情形,地價稅可依自用住宅稅率千分之二課徵,出售時也適用10%土增稅率,房屋稅則是依照實際的使用情形課徵,做為住家用的稅率是房屋現值的1.2%。
不過,蘇啟榮提醒,因為工業住宅常見登記用途是「一般事務所」,所以不符合政府優惠貸款、住宅補貼等方案。而政府提供的優惠措施,僅限於「住」字樣的登記用途,如電梯大樓住宅、一般中古公寓等,才可享優惠或補貼。
工業住宅更要注意的是周邊環境混亂,蘇啟榮說,工業住宅因土地使用分區屬於工業區,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社區旁邊,可能也是大片的工業區,若周邊工廠仍在營業中,或未來將有大批廠房設置於此,則要考量居家環境的舒適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