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/台北報導〕「他無依無靠,好可憐啊!不幫他,他怎麼辦?」就是這款「人飢己飢」的柔軟心腸,拾荒為生的劉阿嬤,收留長他十八歲的張伯伯,一住十三年。七十四歲的她稱他「伯伯」,九十二歲的他喊她「傻丫頭」,在這間堆滿資源回收物的幽暗陋室裡,散發溫暖的人性光輝…。
「沒有她,我早就死了!」張伯伯細數,手邊的收音機、床舖的被單、身上的衣服,還抖抖腳上的毛拖鞋說:「每一樣都是她給的,比女兒還好!」他最感動的是,「傻丫頭」每天為他燒好一壺熱茶,尿壺也是她清的。
拾荒月入數千 花上千元買營養品
劉阿嬤每月拾荒收入才六、七千元,常以地瓜粥果腹,對輕微失智的伯伯卻很大方,不惜花上千元買保健食品為他補眼、補骨頭。
阿嬤脾氣壞,伯伯不愛洗澡、碗裡飯菜沒吃完,她總破口大罵,但阿公學問好、修養夠,從不回嘴。其實,阿嬤是因擔心伯伯身體,也珍惜社會局送來的餐食。唯一苦惱的是,放不下伯伯,無法再參加進香團遶境,阿嬤每晚幾乎每兩小時就會起身去看伯伯睡得安不安穩。「他入我戶籍,我有責任啊!」
阿嬤是在醫院當工友時結識打工的張伯伯,伯伯十七歲從中國山東逃難來台,十三年前,颱風吹垮他違章搭蓋的房舍,哭著向阿嬤求助。四年前伯伯車禍,住院四個月都靠阿嬤兒子照顧,伯伯付不出七萬塊醫藥費,嚷著要跳樓,阿嬤還向里幹事拍桌爭取急難金;見伯伯上下樓不便,她更請走一樓房客讓伯伯住,頓失每月兩萬的租金收入。
伯伯誇嬤比女兒好 靠她活到現在
阿嬤一生坎坷,六歲沒了父母,四姊妹成孤兒,住茅草屋,餓了就挖芋頭、番薯飽餐,十一歲到火柴工廠當女工。問她是不是因為苦過,特別疼惜甘苦人?阿嬤眼眶紅了;她還常買便當給遊民吃,她說:「能擔五十斤就擔五十斤,要我擔一百斤,也擔不起啊!」
華山、創世基金會昨邀請阿嬤帶伯伯參加街友暨獨居老人尾牙宴,阿嬤見社工帶來豬蹄膀,直說:「拿去給需要的人吃啦!」她不願具名、也不認為在行善,直說:「我好手好腳能工作就很幸福,人生在世,要替自己想一半、替別人想一半啊!」瘦弱的她,卻有著行俠仗義的膽識,令在場者動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